育兒

【美國育兒生活】試著跟孩子一起創造生活中的儀式感

小王子的書中提到,儀式感的存在,是它讓某一天與其它日子不同,使某一時刻與其它時刻不同。The rites are what make one day different from other days, one hour from other hours.

村上春樹也說:儀式感是一件重要的事。

其實我小時候並不是一個完全用儀式感長大的孩子,我爸媽他們並不喜歡過生日,他們的生日就像一般的日子一樣工作,煮飯,做家事,帶小孩,幾乎沒有吃蛋糕慶祝的習慣。但是他們對我則不一樣,從小我的生日就有吃好吃蛋糕慶祝,點蠟燭吹蠟燭許願的記憶,不知怎的都還很深刻留在我腦海中。小學的時候媽媽還會幫我帶乖乖桶去學校請同學吃,然後每年生日我媽都會想不一樣的花招帶去學校,然後大家一起幫我慶生,覺得好快樂喔。小時候不太懂,現在覺得,爸媽應該是自己努力工作生活,然後把最好的留給我,想讓我有快樂的童年回憶吧。果然當了父母之後,就會想把最好的都給孩子。從小幸福的生日時光,也點點滴滴的讓我學習到如何愛人以及給別人幸福的能力。

不過,我的想法是,前提是媽媽自己不要有太大壓力的情況之下喔,不只是孩子,全家都可以有儀式感的生活。我算是一個懶人媽媽,平常創意有限,手藝也不夠巧,那該怎麼辦呢?我認為並不是說要花多少多少錢,媽媽要做出多漂亮多特別的點心,或是舉辦多盛大的派對,才能滿足生活中的儀式感。而是要用心對待這個特別的節日,有時候只要一點點小巧思,就可以讓這一天跟其他的日子有一點不一樣。不然一天有365天,日復一日年復一年,久了對生活沒有期待,就會不知不覺變成將就過生活的人了。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顆溫暖的心,還有創造力,除了平日的教育,教科書之外的家庭教育以及生活方式也是很重要。最喜歡問J,你今天開不開心啊?要是他能說他好開心喔,媽媽也會感覺很開心呢。

最近這幾年開始,輪到我們一家三口生日的時候,會特別放個假不工作,蛋糕/氣球/花/禮物,想到什麼就儘量去做。生日前後還可以計畫一個旅遊,大的小的都沒關係,2天1夜的或是當天開車到遠遠遠一點的地方玩一下也很足夠。台灣或是日本或是夏威夷或是北加或是歐洲,世界還有很多很多沒去過的地方可以一起去看看。重點其實是在計畫小旅行的時候,因為計畫跟討論的這段時間也是很快樂的時光,帶著期待的心情過日子也比較不會無聊。

不過如果真的沒辦法有一個小旅行也沒關係。爸媽平時忙工作家務,如果生日這天能夠放下其他的事情,停一下腳步,多花時間陪伴孩子,買個小蛋糕或是一起做一個小蛋糕,就算蛋糕很小很小,或是自己手做的蛋糕有點失敗看起來超歪七扭八的(是我本人嗎?),或是手作一張小卡片,我覺得其實就算是一個不錯的儀式了,因為這些事情都讓這天變的有點不一樣了,是一種很小的浪漫。全家在這種日子一起拍拍照,不管當下心情如何,是不是每天煮飯煮的很煩,做蛋糕做的很累,唸小孩唸的很累,或是請不愛拍照的爸爸一起拍照的心累,多年之後再回過頭看,都會覺得是好的回憶。

現在的教育其實都還滿重視生日之外的各種節日,美國最重要的就是從10月開始的Holiday seasons,萬聖節/感恩節/聖誕節/新年/情人節/復活節/母親節/父親節/國慶日,一路下去,我們華人中間還多了一個農曆新年,各種裝飾送禮的活動也都少不了。但是其實一開始我來到美國,覺得節日活動好像有點太多了好累喔,可是小小孩出生之後,看著他開心的期待每一個節日,媽媽也跟著振作了起來,心也變得更柔軟一些,開始學著enjoy這些時光。學習如何跟著這些節日表達你對家人的“愛”,果然父母也是會跟著子女成長的。

不要覺得儀式感是個好假掰的東西,覺得好像都很形式很表面啦,一定是有錢人不知人間疾苦來炫富的東西啦(好啦當然如果你是富豪也是可以用超高凹凹凹凹級的儀式感)現代人生活的節奏很快,可是我們一般人只要多花一點點時間想一想,或是上網查一查有什麼新idea,你就會發現其實有好多好多超棒的點子,生日全家一起帶著好笑的生日帽,節日一起去哪個海邊走走,製作一個有氣氛的擺飾,或是在家一起做好笑的勞作,其實都可以超級簡單的幫孩子創造一個幸福美好的回憶喔。enjoy~